欢迎访问扬州盛世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400-0514-889
服务时间:
8:30 - 17:30

苏ICP备1702031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扬州

扬州盛世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隐私政策

>
新闻中心_描述

智慧城市应该装上怎样的“大脑”,“学霸”海淀分享了一些心得

分类:
行业新闻
作者:
扬州盛世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
扬州盛世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1/08/14 10:26
浏览量
评论:
【摘要】:
城市需要"大脑",已经是公认的发展趋势。

曾有领导人提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城市首先得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才能聪明,才有智慧。而要让这个生命体动起来,就需要城市大脑扮演起智能中枢的角色,通过视联网、物联网、数联网等感知神经网络,将数据汇集到云端,再结合AI、区块链等技术力量,应用于城市智能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这是一个复杂且广泛的系统化工程,更是人类为未来城市出的一道待解之题。数据堆砌、重复建设、效用不明显等问题在城市大脑项目中并不少见。就在去年,谷歌的多伦多"未来之城"也宣布停摆了。



作为中国科技底色最重、答题爱好者和学霸云集的城市区位,北京市海淀区,自然也在万众期待之下,成为城市生命体和城市大脑标杆式的先行者与探索者。

2018年1月,海淀启动了城市大脑建设,2月份与海淀区科技企业百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自此开始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城市管理、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建设应用"城市大脑"的共同探索。

如今两年多时间过去,海淀"城市大脑"为这个区位的受众带来了哪些改变?"海淀模式"又沉淀了哪些经验与思考?

在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城市大脑的难点与价值,城市区位的理念与担当,科技企业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都具象而清晰地呈现到你我面前,向未来致意。

入题:敢争天下第一流,海淀城市生命体的大考

为了让故事更容易理解,我们不妨从一个大众常见的城市痼疾——渣土车治理说起。

在城市大脑的考卷中,渣土车可能算是一道压轴级大题,常年面临抓不住,渣土车遮挡号牌,互通消息,躲过电子眼和检查人员的追踪;罚不了,证据链不足或没有及时收集证据,难以对渣土车违规行为进行处理;易复发,工地、行驶、消纳等环节对应的管理部门众多,协同现场执法的难度高、效率低,问题很容易再次冒头……

窥一斑而知全豹,渣土车的治理挑战,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城市生命体需要具备怎样的特征,才能让类似"顽疾"彻底断根:

首先要有耳聪目明的感官。目前,很多智慧城市都部署了AI摄像头、传感器来观测城市运行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城市问题是多元且高速变化的,比如A街区的摄像头当下需要监控工地渣土车的情况,施工完成后可能就要对居民高空抛物、异常人员等进行识别。这就要求感知网络及时更新迭代,否则就无法有效支持分析决策;



其次,是聪敏好学的大脑。一方面,大脑要能够让城市每天产生的视频、文本、传感器等数据流动起来,利用AI分析研判,避免变成僵化的"数据仓库";另一方面,大脑要充分调动多重数据,避免数据孤岛,需要对跨部门、跨场景的数据融合在一起思考,综合得出精确、治本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要有灵活可控的肢体。城市大脑的能力通过具体的策略和执行来释放,这意味着要赋予城市大脑以自动化处理、高效调配城市资源、协调各管理部门的能力,让城市真正得到改变,避免城市大脑有感知、有智慧,却没有行动——变成"植物人"。

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海淀,会发现除了上述基本条件之外,它还要应对更多挑战,包括:

更宏大的数据规模:海淀区是北京的中心城区,商业、办公、交通、居住等高度集中,常住人口将近400万,数据维度、数量、交互频率非常高;

更复杂的城市问题:海既是是名校汇聚、高精尖产业聚集,也是园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大区,城市治理与服务的领域广泛;

更高标准的期待值:海淀也是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科技高地,数字基础成熟,高科技企业众多,因此在城市大脑建设上,社会各界对"海淀大脑"的期许可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与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先行者对标。

这就相当于大家都还在拼搏高考,海淀区则要走上全球赛场 "为国争光",解开一道全世界都没有先例的命题。

2018年,海淀遵循"城市生命体"的设计理念,开始打造具备全面的感知能力、深度的认知能力、智能的决策能力和高效的行动能力的智慧大脑。而百度也从一开始,就与海淀站在一起,为"城市大脑"破题立论。

破题:海淀模式是怎样炼成的?

明确了问题所在,接下来就需要 "破题"。

在前期建设尖端,海淀城市大脑也没有效仿其他城市大脑由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部门牵头打造许多垂直大脑。而是先确立顶层设计构架,来提纲挈领、推进建设。

2018年,由百度牵头,中规院、中海、千方、信通院、中科宇图等多家单位组成海淀"城市大脑"顶层设计联合工作组,以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的设计理念,经过与各领域、各单位、各街镇进行30余次调研及座谈会议,形成了一套"1+1+2+N"的整体建设思路。

在城区中统一部署了14500余路在网摄像机和10000多路传感器,搭建起城市的感知神经网络。此外,百度将人工智能的开放理念融入到"海淀城市大脑"内核之中,通过一个开放的智能云平台,承载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响应城市发展进程中演进出的新需求。

大数据中心,汇集了全区的政务数据、物联网数据、互联网数据、社会资源数据,AI计算处理中心可对各类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理,统一集中化管理算力和算法资源。

最后,通过N个应用场景,如智慧城管、重点车辆治理、智慧工地等,提供全局协同的决策支持,用一个个场景编织起大脑控制、全局联动的城市智能体。

那么,这一顶层设计方案的效果究竟怎么样?

就拿前面提到的渣土车顽疾来说,在海淀区渣土车综合治理场景中,海淀区政府与百度合作,对渣土车号牌遮挡等违规特征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对渣土车源头管控、车辆轨迹研判、违法特征研判、执法取证、自动处理环节在内的智能精准识别与高效处理,令原本"横行霸道"的渣土车望而生畏。



城市大脑的"1+1+2"架构具体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主要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利用城市感知网络,实现全面监管。

2020年9月下旬,由中科大脑公司承建的海淀区城市大脑"时空一张图"1.0版上线,融合了政务数据和以百度地图为代表的互联网数据,从而建成全区统一的二、三维一体化地理信息平台。作为海淀城市大脑的三大核心支撑平台之一,"海淀区时空一张图"涵盖了全区17万多幢既有建筑物信息、1.9亿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个摄像头点位、249个数据图层、百万级图层调用等,为城市交通、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街镇应用等领域提供实时高效的地理空间服务,可以实现了对渣土车出行轨迹等的在网精细化监管。

智能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及其他数据,则上传到大数据中心,基于百度提供的城市数据和AI中台等技术能力,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清洗、关联、融合、计算,实现数据资源的融合。

第二步,通过AI研判,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2020年,百度牵头设计的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AI计算中心上线,为城市大脑提供集中化的算力和算法支持。结合先进的智能算法,探头就能精准地识别并抓拍违规行为。

以遮挡号牌为例,利用百度的AI研判技术,从车辆外形、行驶轨迹、车内装置和实际等情况,多方数据比对就可以用算法还原出真实的号牌,并自动生成安全报告和视频,让交通、城管等部门非现场执法有了科技支撑。目前,海淀"城市大脑"对渣土车号牌遮挡等违法特征识别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



第三步,自动政务分发,各部门高效协同作业。

有了研判依据还不够,违规渣土车的执法难度和复杂度也很高。如交通违章需要交管局,所属的工地需要城管局介入,遗洒的渣土则需要交通和环保等部门共同解决……如果靠人力来一个个下发通知、派单处理,效率很低。

海淀"城市大脑"则采用了系统处理自动派单的政务分发模式,基于海淀城市大脑提供的技术能力,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清洗、关联、融合、计算,由AI来自主定位、立案、派单,第一时间就能智能捕获违章行为,确定事发地点和责任主体,然后借助百度提供的智能语音、图像等识别技术实现案件的智能指派,彻底颠覆以往靠人力监控、扫街执法的模式,减少了违规事件的处置时间,有效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攻克渣土车的思路与经验,自然也具备了裂变的可能,可以用来解决其他城市场景中存在的问题或难点。比如疫情期间,海淀"城市大脑"就对辖区街道人口分布及变化进行洞察,AI自动分析并对是否密切接触进行跟踪分析,系统自动对异常人员发出预警,联合百度开发的人工智能外呼平台,可以对617个社区(村)人群实现智能电话调研、电话通知和语音防疫指导,大大缓解了基层人员的工作压力和防疫难题。



从"海淀模式"中,可以看到,城市大脑的潜能远比你我想象的更加强大。

益友百度:跨越鸿沟,开启城市新篇章

在海淀"城市大脑"的答卷背后,百度的参与几乎贯穿了始终:百度与海淀区一路同行,与中科大脑等产业公司紧密协作,参与了海淀城市大脑的顶层设计、平台搭建、算法创新、应用建设等多个重要阶段。

目前看来,百度的参与和使能,为海淀"城市大脑"建设跨越三道鸿沟奠定了基础:

一是技术理念与产业认知之间的鸿沟。在前期规划阶段,凭借全面的AI技术沉淀和产业经验,百度牵头并协助海淀梳理形成"1+1+2"的建设思路,从而保证了城市大脑的完整性、协同性与连贯性。在AI计算中心的建设中,百度也充分发挥AI技术和理念优势,帮助海淀设计了"统一、开放、自我优化"的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打破了传统数据和计算资源无法复用的局面,支持业务兼容并蓄、可扩展,实现降本增效。

二是通用算法与垂直应用之间的鸿沟。城市很多问题是碎片化且复杂的,通用算法的表现可能并不好,这就需要算法技术团队不断根据最新数据对算法模型进行迭代。以渣土车识别为例,百度的识别模型从最开始的识别准确率60%,现在已经可以达到95%以上,是多家公司中最先实现、表现最高的一个。让AI可以切实解决城市的痛感问题,真正用起来。



三是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的融合。智能技术很强大,但怎么跟业务结合起来真正解决问题,是很难的一件事,并且没有捷径可走。百度顶层设计团队牵头,通过工程师走进一线部门、针对业务场景"对阵下药"的方式来打磨。截至目前,海淀"城市大脑"已建成或融合汇集了50多个创新应用场景、40多个信息系统数据。

打破了这三条鸿沟,城市才能真正迎来融合、协同、统一的智慧化应用。百度也在这一过程中凭借底层技术上的全面积累、算法创新上的不断突破、战略合作中的简单可信赖,成为了海淀"城市大脑"建设中的益友。

城市是AI的时代舞台,AI是城市的进化序曲,百度与海淀则合力将二者捏合在一起。在百度的陪伴下,海淀的每一个摄像头、每一个字节、每一个晨昏,日夜不断地锻炼着城市大脑的"肌肉",让城市向一个能学习、会思考、可进化的"生命体"迈进。

在一个个"解题人"的努力下,"城市大脑"命题的不断解锁,终将改变着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让智能世界融汇在山川湖海、烟火人间。

城市需要"大脑",已经是公认的发展趋势。

曾有领导人提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城市首先得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才能聪明,才有智慧。而要让这个生命体动起来,就需要城市大脑扮演起智能中枢的角色,通过视联网、物联网、数联网等感知神经网络,将数据汇集到云端,再结合AI、区块链等技术力量,应用于城市智能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这是一个复杂且广泛的系统化工程,更是人类为未来城市出的一道待解之题。数据堆砌、重复建设、效用不明显等问题在城市大脑项目中并不少见。就在去年,谷歌的多伦多"未来之城"也宣布停摆了。

作为中国科技底色最重、答题爱好者和学霸云集的城市区位,北京市海淀区,自然也在万众期待之下,成为城市生命体和城市大脑标杆式的先行者与探索者。

2018年1月,海淀启动了城市大脑建设,2月份与海淀区科技企业百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自此开始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城市管理、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建设应用"城市大脑"的共同探索。

如今两年多时间过去,海淀"城市大脑"为这个区位的受众带来了哪些改变?"海淀模式"又沉淀了哪些经验与思考?

在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城市大脑的难点与价值,城市区位的理念与担当,科技企业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都具象而清晰地呈现到你我面前,向未来致意。

入题:敢争天下第一流,海淀城市生命体的大考

为了让故事更容易理解,我们不妨从一个大众常见的城市痼疾——渣土车治理说起。

在城市大脑的考卷中,渣土车可能算是一道压轴级大题,常年面临抓不住,渣土车遮挡号牌,互通消息,躲过电子眼和检查人员的追踪;罚不了,证据链不足或没有及时收集证据,难以对渣土车违规行为进行处理;易复发,工地、行驶、消纳等环节对应的管理部门众多,协同现场执法的难度高、效率低,问题很容易再次冒头……

窥一斑而知全豹,渣土车的治理挑战,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城市生命体需要具备怎样的特征,才能让类似"顽疾"彻底断根:

首先要有耳聪目明的感官。目前,很多智慧城市都部署了AI摄像头、传感器来观测城市运行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城市问题是多元且高速变化的,比如A街区的摄像头当下需要监控工地渣土车的情况,施工完成后可能就要对居民高空抛物、异常人员等进行识别。这就要求感知网络及时更新迭代,否则就无法有效支持分析决策;

其次,是聪敏好学的大脑。一方面,大脑要能够让城市每天产生的视频、文本、传感器等数据流动起来,利用AI分析研判,避免变成僵化的"数据仓库";另一方面,大脑要充分调动多重数据,避免数据孤岛,需要对跨部门、跨场景的数据融合在一起思考,综合得出精确、治本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要有灵活可控的肢体。城市大脑的能力通过具体的策略和执行来释放,这意味着要赋予城市大脑以自动化处理、高效调配城市资源、协调各管理部门的能力,让城市真正得到改变,避免城市大脑有感知、有智慧,却没有行动——变成"植物人"。

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海淀,会发现除了上述基本条件之外,它还要应对更多挑战,包括:

更宏大的数据规模:海淀区是北京的中心城区,商业、办公、交通、居住等高度集中,常住人口将近400万,数据维度、数量、交互频率非常高;

更复杂的城市问题:海既是是名校汇聚、高精尖产业聚集,也是园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大区,城市治理与服务的领域广泛;

更高标准的期待值:海淀也是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科技高地,数字基础成熟,高科技企业众多,因此在城市大脑建设上,社会各界对"海淀大脑"的期许可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与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先行者对标。

这就相当于大家都还在拼搏高考,海淀区则要走上全球赛场 "为国争光",解开一道全世界都没有先例的命题。

2018年,海淀遵循"城市生命体"的设计理念,开始打造具备全面的感知能力、深度的认知能力、智能的决策能力和高效的行动能力的智慧大脑。而百度也从一开始,就与海淀站在一起,为"城市大脑"破题立论。

破题:海淀模式是怎样炼成的?

明确了问题所在,接下来就需要 "破题"。

在前期建设尖端,海淀城市大脑也没有效仿其他城市大脑由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部门牵头打造许多垂直大脑。而是先确立顶层设计构架,来提纲挈领、推进建设。

2018年,由百度牵头,中规院、中海、千方、信通院、中科宇图等多家单位组成海淀"城市大脑"顶层设计联合工作组,以从"需求中来,到需求中去"的设计理念,经过与各领域、各单位、各街镇进行30余次调研及座谈会议,形成了一套"1+1+2+N"的整体建设思路。

在城区中统一部署了14500余路在网摄像机和10000多路传感器,搭建起城市的感知神经网络。此外,百度将人工智能的开放理念融入到"海淀城市大脑"内核之中,通过一个开放的智能云平台,承载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响应城市发展进程中演进出的新需求。

大数据中心,汇集了全区的政务数据、物联网数据、互联网数据、社会资源数据,AI计算处理中心可对各类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理,统一集中化管理算力和算法资源。

最后,通过N个应用场景,如智慧城管、重点车辆治理、智慧工地等,提供全局协同的决策支持,用一个个场景编织起大脑控制、全局联动的城市智能体。

那么,这一顶层设计方案的效果究竟怎么样?

就拿前面提到的渣土车顽疾来说,在海淀区渣土车综合治理场景中,海淀区政府与百度合作,对渣土车号牌遮挡等违规特征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对渣土车源头管控、车辆轨迹研判、违法特征研判、执法取证、自动处理环节在内的智能精准识别与高效处理,令原本"横行霸道"的渣土车望而生畏。

城市大脑的"1+1+2"架构具体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主要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利用城市感知网络,实现全面监管。

2020年9月下旬,由中科大脑公司承建的海淀区城市大脑"时空一张图"1.0版上线,融合了政务数据和以百度地图为代表的互联网数据,从而建成全区统一的二、三维一体化地理信息平台。作为海淀城市大脑的三大核心支撑平台之一,"海淀区时空一张图"涵盖了全区17万多幢既有建筑物信息、1.9亿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个摄像头点位、249个数据图层、百万级图层调用等,为城市交通、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街镇应用等领域提供实时高效的地理空间服务,可以实现了对渣土车出行轨迹等的在网精细化监管。

智能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及其他数据,则上传到大数据中心,基于百度提供的城市数据和AI中台等技术能力,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清洗、关联、融合、计算,实现数据资源的融合。

第二步,通过AI研判,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2020年,百度牵头设计的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AI计算中心上线,为城市大脑提供集中化的算力和算法支持。结合先进的智能算法,探头就能精准地识别并抓拍违规行为。

以遮挡号牌为例,利用百度的AI研判技术,从车辆外形、行驶轨迹、车内装置和实际等情况,多方数据比对就可以用算法还原出真实的号牌,并自动生成安全报告和视频,让交通、城管等部门非现场执法有了科技支撑。目前,海淀"城市大脑"对渣土车号牌遮挡等违法特征识别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

第三步,自动政务分发,各部门高效协同作业。

有了研判依据还不够,违规渣土车的执法难度和复杂度也很高。如交通违章需要交管局,所属的工地需要城管局介入,遗洒的渣土则需要交通和环保等部门共同解决……如果靠人力来一个个下发通知、派单处理,效率很低。

海淀"城市大脑"则采用了系统处理自动派单的政务分发模式,基于海淀城市大脑提供的技术能力,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清洗、关联、融合、计算,由AI来自主定位、立案、派单,第一时间就能智能捕获违章行为,确定事发地点和责任主体,然后借助百度提供的智能语音、图像等识别技术实现案件的智能指派,彻底颠覆以往靠人力监控、扫街执法的模式,减少了违规事件的处置时间,有效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攻克渣土车的思路与经验,自然也具备了裂变的可能,可以用来解决其他城市场景中存在的问题或难点。比如疫情期间,海淀"城市大脑"就对辖区街道人口分布及变化进行洞察,AI自动分析并对是否密切接触进行跟踪分析,系统自动对异常人员发出预警,联合百度开发的人工智能外呼平台,可以对617个社区(村)人群实现智能电话调研、电话通知和语音防疫指导,大大缓解了基层人员的工作压力和防疫难题。

从"海淀模式"中,可以看到,城市大脑的潜能远比你我想象的更加强大。

益友百度:跨越鸿沟,开启城市新篇章

在海淀"城市大脑"的答卷背后,百度的参与几乎贯穿了始终:百度与海淀区一路同行,与中科大脑等产业公司紧密协作,参与了海淀城市大脑的顶层设计、平台搭建、算法创新、应用建设等多个重要阶段。

目前看来,百度的参与和使能,为海淀"城市大脑"建设跨越三道鸿沟奠定了基础:

一是技术理念与产业认知之间的鸿沟。在前期规划阶段,凭借全面的AI技术沉淀和产业经验,百度牵头并协助海淀梳理形成"1+1+2"的建设思路,从而保证了城市大脑的完整性、协同性与连贯性。在AI计算中心的建设中,百度也充分发挥AI技术和理念优势,帮助海淀设计了"统一、开放、自我优化"的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打破了传统数据和计算资源无法复用的局面,支持业务兼容并蓄、可扩展,实现降本增效。

二是通用算法与垂直应用之间的鸿沟。城市很多问题是碎片化且复杂的,通用算法的表现可能并不好,这就需要算法技术团队不断根据最新数据对算法模型进行迭代。以渣土车识别为例,百度的识别模型从最开始的识别准确率60%,现在已经可以达到95%以上,是多家公司中最先实现、表现最高的一个。让AI可以切实解决城市的痛感问题,真正用起来。

三是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的融合。智能技术很强大,但怎么跟业务结合起来真正解决问题,是很难的一件事,并且没有捷径可走。百度顶层设计团队牵头,通过工程师走进一线部门、针对业务场景"对阵下药"的方式来打磨。截至目前,海淀"城市大脑"已建成或融合汇集了50多个创新应用场景、40多个信息系统数据。

打破了这三条鸿沟,城市才能真正迎来融合、协同、统一的智慧化应用。百度也在这一过程中凭借底层技术上的全面积累、算法创新上的不断突破、战略合作中的简单可信赖,成为了海淀"城市大脑"建设中的益友。

城市是AI的时代舞台,AI是城市的进化序曲,百度与海淀则合力将二者捏合在一起。在百度的陪伴下,海淀的每一个摄像头、每一个字节、每一个晨昏,日夜不断地锻炼着城市大脑的"肌肉",让城市向一个能学习、会思考、可进化的"生命体"迈进。

在一个个"解题人"的努力下,"城市大脑"命题的不断解锁,终将改变着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让智能世界融汇在山川湖海、烟火人间。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