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扬州盛世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400-0514-889
服务时间:
8:30 - 17:30

苏ICP备1702031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扬州

扬州盛世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隐私政策

>
新闻中心_描述

智慧城市的下一个风口:补齐“公卫应急”的短板

分类:
行业新闻
作者:
扬州盛世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
扬州盛世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1/10/08 13:33
浏览量
评论:
【摘要】:
疫情正在重塑城市。

 

 

因为境外海啸式的失控,广州、深圳等城市近期再次出现零星的新冠病例,也印证了许多专家的判断:疫情防控早已进入常态化的阶段,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要直面疫情的威胁。

 

 

而作为国内疫情最早的爆发地,湖北在不久前公布了“公共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招标结果,平安智慧城市以6100多万元的标价中标,将帮助湖北打造医防一体化、平战一体化的公卫应急体系。

 

 

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在智慧城市的话题或许可以找到因果关系。如果说新冠疫情的出现是对智慧城市的压力测试,当前正在进行极限承压后的系统调试,人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也越来越全面:城市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项项智慧化的应用,想要保障城市的平稳运行,将不确定事件对城市的冲击降低到最小,还需要有一套保护城市安全的“防火墙”。

 

 

湖北省正在打造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某种程度上扮演的正是“防火墙”的作用。

 

 

01 平安“防火墙”炼成记

 

 

平安智慧城市担纲湖北公卫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建设,对于“圈内人”来说并不是令人意外的消息。

 

 

其实早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平安智慧医疗就持续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分析报告》,通过提前7天和提前24小时两种预测方式进行预测分析,为15个省市政府做出决策和采取措施提供支持。

 

 

自疫情发生以来,外界普遍开始进行这样一种思考:为何国家在非典后重金打造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未能起到早发现早报告的作用,直到新冠疫情进入到社区传播的阶段?

 

 

平安智慧医疗团队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并在思考的同时梳理出了三个难题:

 

 

一是监测预警难,现有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数据采集渠道过于单一,缺少基于大数据的早期预警能力;

 

 

二是预测调度难,即便察觉到了新发疾病的出现,由于缺乏数据驱动的事态发展研判能力,难以进行精细化的防控决策部署;

 

 

三是防控救治难,一线的医疗机构缺少高效的筛查工具,特别是基层机构的鉴别能力弱,导致联防联控、流行病学调查等关键环节的效率不高。

 

 

厘清了现有系统的短板,平安智慧医疗团队萌生了新的想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平台进行改造升级,让城市管理者可以精准查询全市的疫情状况,对疫情的趋势进行准确判断,并提升应急资源的跟踪和调配能力,进而加固城市的安全“防火墙”。

 



 

2018年就和平安合作打造智慧城市标杆的珠海,成了平安智慧医疗“公卫应急方案”落地的第一站,从三个维度对公卫对症下药:

 

 

第一,梳理公卫相关的风险因子,建立了多点多渠道的监测系统。比如珠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全面对接了珠海市属多家医院、疾控中心、120急救中心、核酸检测等四大渠道,同时对舆论等社会渠道进行关注。

 

 

第二,提升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打造了智能化的预警预测系统。比如根据多点多渠道的实时数据,通过仿真模拟提前预判疫情等突发事件的演变态势,可能出现的拐点在哪里,提供应急预案等基于数据的辅助决策。

 

 

第三,疏通指令下达的执行路径,提升城市的协同联防联控能力。对于新发传染病的防控机制,如何迅速给出防控指南、提升医疗卫生体系的执行效率,平安智慧医疗开发了智能辅助诊疗、网格化管理、辅助流调等系统。

 

 

正如外界所熟悉的一幕:珠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在多点多渠道监测的基础上,基于知识库和人工智能技术针对症候群、新冠多点触发上报、药品管理等搭建了七大预警体系,打造出了一个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出了“先知、先决、先行”的作用。

 

 

02 “敢为天下先”的底气

 

 

围绕城市“防火墙”的角力,其实也是智慧城市玩家们的隐形战场,平安智慧城市的上位绝非偶然。

 

 

“敏感城市实验室”的研究员里卡多·阿尔瓦雷斯在谈及新冠疫情对城市的影响时,给出了一个有参考性的观点:“城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构造变化,我们正处于新一轮变化的边缘,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新冠疫情危机,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出现了一系列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

 

 

沿循这样的逻辑,平安智慧医疗在公卫应急系统方面的卓越表现,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底气:

 

 

一个是平安智慧医疗深厚的底层技术实力。

 

 

智慧城市的玩家中不缺少技术派,但平安在医疗领域有着其他玩家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比如平安拥有全球最大的医疗数据库,涵盖疾病库、药品库、治疗库、医疗资源库和个人健康库,涉及3万种疾病、9000种以上症状信息、20万以上药品信息、50万种常见处方、1.8万个指南……

 

 

通过对数据脱敏处理后的训练,平安智慧医疗自主研发了超过70种AI疾病预测模型、90种智能影像模型、2000种疾病诊断模型、120种疾病治疗模型、50种疾病问答模型以及2种端到端管理模型。

 

 

折射到公卫应急平台的建设中,平安智慧医疗的优势不言而喻。毕竟公卫体系对医疗数据基础、前沿技术能力、城市需求洞察等有着近乎苛刻的需求,就像前面提到的智能预警预测系统,就需要丰富的医疗知识图谱、疾病诊断模型、医疗救治指南等能力支撑,可以说是无形的技术壁垒。

 



 

另一个是平安智慧医疗敏锐的趋势判断能力。

 

 

譬如在年初河北疫情暴露出民营诊所的防疫漏洞前,平安智慧医疗就研判出了民营诊所可能出现的问题,鉴于在深圳市龙华区、福田区等地的“民营诊所服务监管一体化平台”项目经验,为广东省打造了民营诊所疫情哨点信息系统,并迅速在全省范围内落地,不仅填补了民营诊所的监管盲区,还将原本不可控的诊所变成了疫情防控的前哨。

 

 

鲜为人知的是,除了积极参与到抗疫的一线环节,平安智慧医疗还向15个省市提供疫情预测分析报告,并统计全球疫情数据与各国的病死率,在对美国、西班牙等地进行的疫情趋势分析中,预测准确率高达 99.98%。

 

 

凭借技术和经验的双重优势,目前平安智慧医疗的公卫应急平台在广东省、湖北省等两省五市一院逐步落地,横向覆盖了越来越多的监测渠道,纵向上往越来越多的环节延伸,为城市加了一道防护机制,并有效疏解了春运、清明、五一等人员流动高峰时的防疫压力。

 

 

03 城市治理的新常态

 

 

对于疫情后的城市将走向何方,需要什么样的“防火墙”,曾经是风暴中心的湖北无疑最有发言权。

 

 

著名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曾在《永恒的终结》中写道:“只有经过严酷的考验,人类才能不断前进,走向发展的高峰。危险的环境和危机感,才是驱使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征服新事物的根本动力。”

 

 

这样的箴言显然也适用于城市的进化。

 

 

2021年2月底的湖北省卫生健康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全力以赴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力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打造健康中国行动的“湖北样板”。

 

 

平安智慧城市中标的湖北省公共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项目,正是“湖北样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中涉及的诸多细节向外界诠释了湖北在疫情防控中汲取的经验教训,也向外界释放了城市治理的风向标。

 



 

例如在平安智慧医疗公卫应急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湖北提出了很多新的诉求:

 

 

在多点多渠道监测网络方面,除了建立跨业务、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机制,监测因素已经不再局限于疫情本身,自然灾害、危险化学品、核辐射、水污染、医疗废弃物、病原微生物等都被纳入监管范畴,同时还包括对特殊人群、人群密集场所、社会渠道的舆情甚至是学生因病缺课的监测。

 

 

在智能化预警预测系统方面,强调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形成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预警预测能力,在早发现、早判断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早处置的要求,平安智慧医疗擅长的基础知识库和防控应急知识库被重点提及,并引入算法综合调度管理、智能风险预警、智能辅助诊疗等模型。

 

 

在智慧决策指挥分系统方面,可视化系统不出所料地被列入其中,同时培训演练、应急物资调度管理等原先被忽略的项目被重视,包括阶段性进行培训演练,应急物资生产、运输、仓储的全面监测,以及应急物资采购、调度的闭环管理。新冠疫情初期出现的物资短缺等民生问题,也成了公卫体系的一部分。

 

 

可以看到,湖北省的“复盘”早已超出了疫情防控的范围,平安智慧城市正在帮助湖北打造一张保障城市基础安全的防护网。也从侧面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新冠疫情暴露的不只是公卫体系的短板,而是城市在数字基础设施、自我修复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危机之后势必会掀起一轮更加务实的创新浪潮。

 

 

乃至可以笃定的是,在不确定因素频发的新常态下,湖北的忧患意识和相应的应对机制,绝不只适用于湖北,理应被越来越多城市借鉴效仿。

 

 

04 写在最后

 

 

很多人熟知的一个道理:一只桶能装的水量并不取决于桶有多高,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

 

 

公卫应急系统正是“木桶”理论在城市中的应用。

 

 

以往在谈论智慧城市的时候,我们习惯性将目光集中到智慧交通、智慧生活等长板领域领域,对于城市中一些冗杂难解的问题常常避而不谈,以至于智慧城市成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新冠疫情以及持续的连锁反应告诉我们:是时候补齐智慧城市的短板了,就像公卫应急系统这样刚需且棘手的领域。

疫情正在重塑城市。

 

 

因为境外海啸式的失控,广州、深圳等城市近期再次出现零星的新冠病例,也印证了许多专家的判断:疫情防控早已进入常态化的阶段,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要直面疫情的威胁。

 

 

而作为国内疫情最早的爆发地,湖北在不久前公布了“公共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招标结果,平安智慧城市以6100多万元的标价中标,将帮助湖北打造医防一体化、平战一体化的公卫应急体系。

 

 

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在智慧城市的话题或许可以找到因果关系。如果说新冠疫情的出现是对智慧城市的压力测试,当前正在进行极限承压后的系统调试,人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也越来越全面:城市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项项智慧化的应用,想要保障城市的平稳运行,将不确定事件对城市的冲击降低到最小,还需要有一套保护城市安全的“防火墙”。

 

 

湖北省正在打造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某种程度上扮演的正是“防火墙”的作用。

 

 

01 平安“防火墙”炼成记

 

 

平安智慧城市担纲湖北公卫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建设,对于“圈内人”来说并不是令人意外的消息。

 

 

其实早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平安智慧医疗就持续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分析报告》,通过提前7天和提前24小时两种预测方式进行预测分析,为15个省市政府做出决策和采取措施提供支持。

 

 

自疫情发生以来,外界普遍开始进行这样一种思考:为何国家在非典后重金打造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未能起到早发现早报告的作用,直到新冠疫情进入到社区传播的阶段?

 

 

平安智慧医疗团队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并在思考的同时梳理出了三个难题:

 

 

一是监测预警难,现有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数据采集渠道过于单一,缺少基于大数据的早期预警能力;

 

 

二是预测调度难,即便察觉到了新发疾病的出现,由于缺乏数据驱动的事态发展研判能力,难以进行精细化的防控决策部署;

 

 

三是防控救治难,一线的医疗机构缺少高效的筛查工具,特别是基层机构的鉴别能力弱,导致联防联控、流行病学调查等关键环节的效率不高。

 

 

厘清了现有系统的短板,平安智慧医疗团队萌生了新的想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平台进行改造升级,让城市管理者可以精准查询全市的疫情状况,对疫情的趋势进行准确判断,并提升应急资源的跟踪和调配能力,进而加固城市的安全“防火墙”。

 

 

2018年就和平安合作打造智慧城市标杆的珠海,成了平安智慧医疗“公卫应急方案”落地的第一站,从三个维度对公卫对症下药:

 

 

第一,梳理公卫相关的风险因子,建立了多点多渠道的监测系统。比如珠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全面对接了珠海市属多家医院、疾控中心、120急救中心、核酸检测等四大渠道,同时对舆论等社会渠道进行关注。

 

 

第二,提升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打造了智能化的预警预测系统。比如根据多点多渠道的实时数据,通过仿真模拟提前预判疫情等突发事件的演变态势,可能出现的拐点在哪里,提供应急预案等基于数据的辅助决策。

 

 

第三,疏通指令下达的执行路径,提升城市的协同联防联控能力。对于新发传染病的防控机制,如何迅速给出防控指南、提升医疗卫生体系的执行效率,平安智慧医疗开发了智能辅助诊疗、网格化管理、辅助流调等系统。

 

 

正如外界所熟悉的一幕:珠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在多点多渠道监测的基础上,基于知识库和人工智能技术针对症候群、新冠多点触发上报、药品管理等搭建了七大预警体系,打造出了一个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出了“先知、先决、先行”的作用。

 

 

02 “敢为天下先”的底气

 

 

围绕城市“防火墙”的角力,其实也是智慧城市玩家们的隐形战场,平安智慧城市的上位绝非偶然。

 

 

“敏感城市实验室”的研究员里卡多·阿尔瓦雷斯在谈及新冠疫情对城市的影响时,给出了一个有参考性的观点:“城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构造变化,我们正处于新一轮变化的边缘,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新冠疫情危机,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出现了一系列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

 

 

沿循这样的逻辑,平安智慧医疗在公卫应急系统方面的卓越表现,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底气:

 

 

一个是平安智慧医疗深厚的底层技术实力。

 

 

智慧城市的玩家中不缺少技术派,但平安在医疗领域有着其他玩家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比如平安拥有全球最大的医疗数据库,涵盖疾病库、药品库、治疗库、医疗资源库和个人健康库,涉及3万种疾病、9000种以上症状信息、20万以上药品信息、50万种常见处方、1.8万个指南……

 

 

通过对数据脱敏处理后的训练,平安智慧医疗自主研发了超过70种AI疾病预测模型、90种智能影像模型、2000种疾病诊断模型、120种疾病治疗模型、50种疾病问答模型以及2种端到端管理模型。

 

 

折射到公卫应急平台的建设中,平安智慧医疗的优势不言而喻。毕竟公卫体系对医疗数据基础、前沿技术能力、城市需求洞察等有着近乎苛刻的需求,就像前面提到的智能预警预测系统,就需要丰富的医疗知识图谱、疾病诊断模型、医疗救治指南等能力支撑,可以说是无形的技术壁垒。

 

 

另一个是平安智慧医疗敏锐的趋势判断能力。

 

 

譬如在年初河北疫情暴露出民营诊所的防疫漏洞前,平安智慧医疗就研判出了民营诊所可能出现的问题,鉴于在深圳市龙华区、福田区等地的“民营诊所服务监管一体化平台”项目经验,为广东省打造了民营诊所疫情哨点信息系统,并迅速在全省范围内落地,不仅填补了民营诊所的监管盲区,还将原本不可控的诊所变成了疫情防控的前哨。

 

 

鲜为人知的是,除了积极参与到抗疫的一线环节,平安智慧医疗还向15个省市提供疫情预测分析报告,并统计全球疫情数据与各国的病死率,在对美国、西班牙等地进行的疫情趋势分析中,预测准确率高达 99.98%。

 

 

凭借技术和经验的双重优势,目前平安智慧医疗的公卫应急平台在广东省、湖北省等两省五市一院逐步落地,横向覆盖了越来越多的监测渠道,纵向上往越来越多的环节延伸,为城市加了一道防护机制,并有效疏解了春运、清明、五一等人员流动高峰时的防疫压力。

 

 

03 城市治理的新常态

 

 

对于疫情后的城市将走向何方,需要什么样的“防火墙”,曾经是风暴中心的湖北无疑最有发言权。

 

 

著名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曾在《永恒的终结》中写道:“只有经过严酷的考验,人类才能不断前进,走向发展的高峰。危险的环境和危机感,才是驱使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征服新事物的根本动力。”

 

 

这样的箴言显然也适用于城市的进化。

 

 

2021年2月底的湖北省卫生健康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全力以赴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力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打造健康中国行动的“湖北样板”。

 

 

平安智慧城市中标的湖北省公共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项目,正是“湖北样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中涉及的诸多细节向外界诠释了湖北在疫情防控中汲取的经验教训,也向外界释放了城市治理的风向标。

 

 

例如在平安智慧医疗公卫应急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湖北提出了很多新的诉求:

 

 

在多点多渠道监测网络方面,除了建立跨业务、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机制,监测因素已经不再局限于疫情本身,自然灾害、危险化学品、核辐射、水污染、医疗废弃物、病原微生物等都被纳入监管范畴,同时还包括对特殊人群、人群密集场所、社会渠道的舆情甚至是学生因病缺课的监测。

 

 

在智能化预警预测系统方面,强调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形成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预警预测能力,在早发现、早判断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早处置的要求,平安智慧医疗擅长的基础知识库和防控应急知识库被重点提及,并引入算法综合调度管理、智能风险预警、智能辅助诊疗等模型。

 

 

在智慧决策指挥分系统方面,可视化系统不出所料地被列入其中,同时培训演练、应急物资调度管理等原先被忽略的项目被重视,包括阶段性进行培训演练,应急物资生产、运输、仓储的全面监测,以及应急物资采购、调度的闭环管理。新冠疫情初期出现的物资短缺等民生问题,也成了公卫体系的一部分。

 

 

可以看到,湖北省的“复盘”早已超出了疫情防控的范围,平安智慧城市正在帮助湖北打造一张保障城市基础安全的防护网。也从侧面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新冠疫情暴露的不只是公卫体系的短板,而是城市在数字基础设施、自我修复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危机之后势必会掀起一轮更加务实的创新浪潮。

 

 

乃至可以笃定的是,在不确定因素频发的新常态下,湖北的忧患意识和相应的应对机制,绝不只适用于湖北,理应被越来越多城市借鉴效仿。

 

 

04 写在最后

 

 

很多人熟知的一个道理:一只桶能装的水量并不取决于桶有多高,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

 

 

公卫应急系统正是“木桶”理论在城市中的应用。

 

 

以往在谈论智慧城市的时候,我们习惯性将目光集中到智慧交通、智慧生活等长板领域领域,对于城市中一些冗杂难解的问题常常避而不谈,以至于智慧城市成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新冠疫情以及持续的连锁反应告诉我们:是时候补齐智慧城市的短板了,就像公卫应急系统这样刚需且棘手的领域。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